译文
长时间流落江湖,遭遇困顿,曾经几次遭遇了“雷轰荐福碑”那样的事情,男儿没有好机遇也只能暗自伤心。想到淮阴侯韩信年少时也是颇不得志,同样可以率领汉军打败项羽,气昂昂登坛拜帅,何等洋洋得意。
注释
中吕:宫调名,元曲常用宫调之一。
卖花声:曲牌名,入中吕宫,用于散曲小令。
十年落魄江滨客:长时间流落江湖,遭遇困顿。此句化用杜牧《遣怀》:“落魄江南载酒行,楚腰纤细掌中轻。十年一觉扬州梦,赢得青楼薄幸名。”
雷轰荐福碑:宋惠洪《冷斋夜话》卷二载,范仲淹镇鄱阳时,有书生上诗甚工,并自言平生未尝饱,天下寒饿无出我右者。时盛行欧阳询字
《卖花声·客况》是张可久感叹自己落魄江湖,希望得到重用,施展才能的一首小令。从内容和语气看,这首小令当是张可久前期的作品,具体创作时间不详。
参考资料:完善
此曲首句“十年落魄江滨客”,化用杜牧《遣怀》诗句,交代了作者此时的行止、处境。“十年”突出时间的漫长,“落魄”二字则生动地描绘了作者虽辗转于赣、苏、浙等长江沿岸地区担任小官职,难掩其穷困失意之态与杜牧在秦楼楚馆中的放浪不羁不同,作者的“落魄”更多地体现在仕途的坎坷与漂泊之中。这漫长的落魄岁月,对于才华横溢的作者而言,无疑是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质疑、斗志的无情消磨以及精神的巨大摧残。“雷轰荐福碑”是用典。“男儿未遇暗伤怀”一句承上启下,由“客况”的叙述转入到内心情感的抒发。一个“暗”字写出作者的孤独寂寞,也写尽了世态人情的炎凉冷暖,表达自己多年仕途不顺,郁结愁肠,难以遣怀。
《卖花声·客况》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一支散曲。此曲题为“客况”,抒发的是一种“志不得伸”的感慨。前边三句是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描写,后边三句借韩信的史事诉说自己仍存的志向。全曲语言朴质自然,明白晓畅,格调激越昂扬,有强烈的鼓舞力量。
王安石字介甫,抚州临川人。父益,都官员外郎。安石少好读书,一过目终身不忘。其属文动笔如飞,初若不经意,既成,见者皆服其精妙。
安石议论高奇,能以辩博济其说,果于自用,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。于是上万言书,以为:“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,风俗日以衰坏,患在不知法度,不法先王之政故也。法先王之政者,法其意而已。法其意,则吾所改易更革,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,嚣天下之口,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。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,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,自古治世,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,患在治财无其道尔。在位之人才既不足,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,社稷之托,封疆之守,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,而无一旦之忧乎?愿监苟者因循之弊,明诏大臣,为之以渐,期合于当世之变。臣之所称,流俗之所不讲,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。”后安石当国,其所注措,大抵皆祖此书。
俄直集贤院。先是,馆阁之命屡下,安石屡辞;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,恨不识其面,朝廷每欲畀以美官,惟患其不就也。以母忧去,终英宗世,召不起。
二年二月,拜参知政事。上谓曰:“人皆不能知卿,以为卿但知经术,不晓世务。”安石对曰:“经术正所以经世务,但后世所谓儒者,大抵皆庸人,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。”上问:“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?”安石曰:“变风俗,立法,最方今之所急之。”上以为然。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,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。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。而农田水利、青苗、均输、保甲、免役、市易、保马、方田诸役相继并兴,号为新法,遣提举官四十余辈,颁行分下。
安石性强忮,遇事无可否,自信所见,执意不回。至议变法,而在廷交执不可,安石傅经义,出己意,辩论辄数百言,众不能诎。甚者谓“天变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”。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,多用门下儇慧少年。久之,以旱引去,洎复相,岁余罢。终神宗世不复召,凡八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