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残
李清照〔宋代〕
春残何事苦思乡,病里梳头恨最长。
梁燕语多终日在,蔷薇风细一帘香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春日将尽,为什么还是会苦苦思念家乡。病中梳头,更添无尽愁肠。
梁间燕子整日啁啾私语,微风携着蔷薇香轻轻漫过帘帐。
注释
春残:暮春。
何事:为什么?
最:癸巳类稿作“发”。
在:历朝名媛诗词作“伴”。
梁燕语多:指栖于梁头的燕子不停地喃呢。
蔷薇句:蔷薇花经风一吹,满屋香气。
细:轻柔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王学初.李清照集注[M]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79:易安诗全集卷.
2、
杨合林.李清照集[M].湖南:岳麓书社出版社,1999:76.
3、
王延梯.漱玉集注[M].山东:山东文艺出版社,1984:78.
4、
王传胪.李清照的诗[A].四川大学学报:2000(2).
创作背景
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,从诗意看是李清照晚年生活的写照。从题目《春残》、燕语、蔷薇等可以看出写作时间当在李清照南渡后的某年晚春时节。从苦思乡也可以看出当是李清照寄居于南方某地。那是一个晚春时节,寄居在外,当愁病中的李清照在思乡,落寂中写下这首诗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王璠.李清照研究丛稿[M].内蒙古:内蒙古人民出版社,1987:198.
简析
《春残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此诗首联开门见山,直接点出诗人思乡的主题;颔联进一步揭示诗人缠绵病榻,乡思难禁;颈联将视线转向窗外,这里的燕子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,此时的喧闹反衬出其内心的孤寂;尾联再次转换视角,以轻柔之笔写蔷薇和微风。全诗采用雅致纤细的表达方式,以白描方式来叙事,描写晚春之景,无一处用典,纯挚地表现了诗人客居异乡且在愁病中的思乡之情。
李清照
李清照(1084年3月13日~1155年5月12日)号易安居士,汉族,山东省济南章丘人。宋代(南北宋之交)词人,婉约词派代表,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称。所作词,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,后期多悲叹身世,情调感伤。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,自辟途径,语言清丽。论词强调协律,崇尚典雅,提出词“别是一家”之说,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。能诗,留存不多,部分篇章感时咏史,情辞慷慨,与其词风不同。有《易安居士文集》《易安词》,已散佚。后人有《漱玉词》辑本。今有《李清照集校注》。 88篇诗文 632条名句
喜迁莺·花不尽
晏殊〔宋代〕
花不尽,柳无穷。应与我情同。觥船一棹百分空。何处不相逢。
朱弦悄。知音少。天若有情应老。劝君看取利名场。今古梦茫茫。
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
苏轼〔宋代〕
山苍苍,水茫茫,大孤小孤江中央。
崖崩路绝猿鸟去,惟有乔木搀天长。
客舟何处来,棹歌中流声抑扬。
沙平风软望不到,孤山久与船低昂。
峨峨两烟鬟,晓镜开新妆。
舟中贾客莫漫狂,小姑前年嫁彭郎。